A-A+

清平乐六盘山体载是什么

更新:2025-07-15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清平乐·六盘山》的体载是词,里面的清平乐三个字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这首词讲述的是我们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事件“长征”,在长征的路途中经过了这座六...

《清平乐·六盘山》的体载是词,里面的清平乐三个字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这首词讲述的是我们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事件“长征”,在长征的路途中经过了这座六盘山,以此用这首词来纪念我们的长征的不容易和坚毅的决心。在我们党100年生日的时候,让我们重温这有历史意义的旅程,让我们记得这辉煌的红色记忆。

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于1935年9月攻克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境内。10月初,红军从通渭进入静宁以西的四河乡一带,10月5日,由静宁县界石铺分两路北上到达固原地区。右路一纵队到达单家集、兴隆镇一带,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随军宿营单家集,并参观了清真寺。左路二、三纵队宿营于公易镇一带附近村庄。

10月6日从驻地出发,向六盘山挺进,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抄小路于当天在固原县张易堡附近的毛庄宿营。10月7日凌晨,红军大部队经王套、后莲花沟向六盘山急进。毛泽东等从毛庄出发向东南入隆德县境,转进了山沟,沿小水沟登上六盘山。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在六盘山登高远望,饱览了六盘山的雄姿。毛泽东身着兰布衫,坐在一块石头上对张闻天说:“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慢慢站起来又说:“你们看,现在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景色多好啊!”就此构思了气壮山河的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为拦截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国民党在六盘山下布下大量兵力,10月7日,红军一纵队在固原青石咀与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七师十三团两个营相遇。毛泽东党纪命令:突袭青石咀消灭敌人,打开道路。红军英勇奋战歼灭200余人,缴获战马100多匹、马车10余辆,遂胜利突破了六盘山封锁线,红军在青石咀略事休息后,乘胜从挂马沟沿着乃河进入固原东山。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胜利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作品赏析

在遣词上,可谓字斟句酌,非常讲究,如“望断南飞雁”的“断”和“飞”,使整首词神采飞扬,“一语为千万言所托命”,让人顿生无穷遐想。又如“屈指行程二万”一句,于娓言细语中蕴含了多少道不完的艰辛,又表现了诗人何等旷达高远的胸襟嗔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品味愈久愈能领悟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再如“漫卷”一词,营造了一幅浪漫欢腾的景象,使人们感受到峥嵘岁月中的乐观主义精神。而“在手”与“缚住”更是表现出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气魄。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l95epk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