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是不是独体字
摘要:因为兴字是上下结构。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从图画演变而成。兴,汉语常用字,读作xīng或xìng,最早见...
因为兴字是上下结构。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从图画演变而成。
兴,汉语常用字,读作xīng或xìng,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是抬起来,即《说文·舁部》:“兴,起也。”引申为起身、升起、奋发、产生、创办等义。
字源演变
兴,会意字。甲骨文的“兴”字中间部分像个两头各有两个短把的盘,盘的两段都有两只手,像以手一齐把盘举起来。这也就是“兴”的本义:“举起”。而到了的甲骨文,“兴”的盘子下方多了一个口,用“口”说明四手共举的盘子是一种盛器。“兴”为以后“兴”的形体定了型。周代金文和秦代小篆的“兴”字,上手和下手略有变异,但“盘”和“口”已合并,讹变成“同”。到了汉代隶书以后,盘上两手变成“臼”,盘下两手讹变了。于是以汉隶为基文,发展为楷书的“兴”。隋唐以后,出现了草书。到了元代,便把这草书楷化的“兴”,也就是通用的简化“兴”字。
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独体字暂时在使用的汉字里所占的比例很小,大多数的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合体字。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从图画演变而成。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
基本简介
独体字指汉字的一个字只有一个单个的形体,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这种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 如日、月、 山、水、牛、羊、犬、隹、人、止、子、戈、矢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如天,立,上、下、一、二、三、见、臣等都是独体的指事字。 应以不能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为独体字。其中,部件应以在字源上有独立意义为准。
重要作用
独体字暂时在使用的汉字里所占的比例很小,大多数的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合体字。但独体字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字从古使用至今,而且绝大部分同时又都是合体字的构成部件,作为偏旁构成合体字,构字能力极强,这使得独体字成为了汉字系统的核心。例如以“木”为偏旁构成的现代常用汉字就有400多个,其他如 “口、人、日、土、王、月、马、车、贝、火、心、石、目、田、虫、米、雨”等, 构字频度都相当高。 掌握了这些常用的独体字,进而学习其他汉字也就不难了。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