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十月革命后以谁为代表开始传播

更新:2025-05-02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1、十月革命是世界上首次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消除阶级剥削、压迫为目标的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经济政策。首次实现了废除阶级剥削、压迫的新社会。可侵犯...

1、十月革命是世界上首次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消除阶级剥削、压迫为目标的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经济政策。首次实现了废除阶级剥削、压迫的新社会。可侵犯打破了资产阶级的教条和谎言:所谓私有制是神圣不的,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2、伴随着传播语境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由十月革命前的最初传入及初步传播向十月革命后的广泛、深入传播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潮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主流。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论是在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还是在传播目的、传播媒介、传播路径、传播过程上都有着重大转变。

3、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存世的文集中留下了很多经典篇章,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李大钊 - 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七岁起在乡塾读书,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青年时代,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开始发表文章,揭露军阀官僚的统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1913年,含愤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亡国条件后,在日本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向国内寄发《告全国父老书》。这时,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他在《青春》一文中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他积极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大钊同志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他逐步明确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尚不足三十八周岁。

为纪念李大钊同志,发扬他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中共中央于1983年3月18日将他和他的夫人赵纫兰同志(1883年——1933年)的灵柩移葬于新建的李大钊烈士陵园。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g06do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