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历史学家男女比例

更新:2025-07-12 文化问答 阅读

摘要:我个人的看法,这种现象其实也是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一个体现。 在我日常的学习中,经常会听见有“女生做历史研究不行,水平很差”之类的表达,并以此作为...

我个人的看法,这种现象其实也是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一个体现。

在我日常的学习中,经常会听见有“女生做历史研究不行,水平很差”之类的表达,并以此作为女生在历史学硕博阶段比例大幅下降的例证。尽管这种看法完全站不住脚。

国内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设置,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历史师范,典型的文科,高中阶段的人数基础决定了本科期间绝大多数学校历史专业都是女生多。这个是前提没什么可说的。

以我自己本科班100个人30个男生70女生计算,男生读研有8个人,女生30个,其实读研的男女比例和本科男女比例是相当的。但是到了博士阶段,以我现在所在学校历史专业男女博士比例来看,基本上是持平甚至男生数量占优势。

这不是说女生考不上,而是她们选择不去考。

进入到更高的硕士和博士阶段,长达7年脱产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男生家庭来说,父母很明显会更愿意供男生读书。女生学历往往止步于硕士。国内过去的硕博招生模式基本上都是以考试为主,这种考试,其实女生反而更占优势,按理说女性读博比例应该进一步扩大而非缩小。原因当然是在硕士阶段后大量女生选择了就业而非升学。这里面社会观念(诸如女生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年纪大了要结婚,要生孩子之类)以及女性在这类社会观念中的自我规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也不止是历史学,这种社会规训充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由于人数基数上的不足,女生历史研究成名的比例小于男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然后造就了“女性读历史博士少”现象的人开始用女性读博以及成名成家的人数少来反证女性不适合读历史博士,多可笑。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w78377r.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