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选自哪本书
摘要:《清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在(狱中)写下的,文章用简洁朴质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表现了共...
《清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在(狱中)写下的,文章用简洁朴质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
《清贫》赏析
《清贫》是一篇记叙文,文章将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头是一小段议论,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接着举国民党士兵搜身而一无所获、家中的财产少得不能再少两个事例,说明这个观点。
《清贫》全文从头到尾,都在对比,一开篇便对比,如,革命久远,身居高官,却不奢侈;经手巨款,却不贪占;对清贫,有人不信,有人坚持。
例举中更是巧用对比,如,两士兵认为方志敏应该有钱,但却搜不出钱。再如,用国民党高官的品质与共产党高官的品质相对比。写家中有“传家宝”,却仅是旧褂裤与线袜;自己认为是“宝”,富人却“齿冷”三天,巧用对比突出了共产党的美德。
方志敏介绍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上饶市弋阳九区漆工镇湖塘村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
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1月29日被捕,8月6日牺牲,时年36岁。
主要作品
方志敏主要作品有《我是个共产党员了!》、《我不相信基督教!》、《同情心》、《呕血》、《哭声》、《可爱的中国》、《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清贫》、《诗一首》、《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 [9-10]
方志敏16岁时写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
人物评价
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人民英雄,叶剑英同志把他喻为古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后的又一位民族英雄。
1953年4月,毛泽东在登莫干山时,曾对身边的同志说:“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胡锦涛在《纪念方志敏百年诞辰座谈会》上评价说:方志敏同志一生对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在他身上体现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