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宁愿战死不做亡国奴谁说的

更新:2025-05-05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宁作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抗战誓言应该是抗日英雄黄启东将军在30年代初最早提出的。他的全文是:何以对民族 ,何以对国家, 宁作战死鬼, 不作亡国...

“宁作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抗战誓言应该是抗日英雄黄启东将军在30年代初最早提出的。他的全文是:何以对民族 ,何以对国家, 宁作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2015年03月在东山县铜陵镇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陈炳文在搜集整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献资料时,发现一个“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周年”紫铜墨盒上镌刻“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家”“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署名黄启东。据考证该墨盒是在庆祝活动中颁发给每个师生官兵作为励志纪念。在当时国民政府及军界不乏高官名人,为何要引用当时只是少将军衔的黄将军的抗战誓言,足见其誓言的号召力与震撼力。在后来的抗战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很多将士都是引用此誓言激发抗战斗志,战斗中高呼此誓言向日寇冲锋陷阵。

人物生平

自幼聪明好学,14岁考入长沙陆军小学堂,继人武昌陆军中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学习。毕业后入川I军供职,历任四川新军巡阅官、参谋官、江西吉安县长。

1924年,任湘军贺贵严师教导队教育长。

1927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上校大队长。

1928年,应邀任独立第二旅参谋长。

1930年,升任少将旅长。不久,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师,晋升为少将参谋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师长李必蕃将军率部由临潼出师抗日。

9月,开赴德州,参加沧州会战,协助师长指挥部队,阻击日军沿津浦路南进,一度将数倍于我之敌击溃。

1938年5月,日军大举进犯鲁西南,二十三师奉命在菏泽、郓城一带驻守。

5月13日,日军进攻菏泽,黄启东协助师长李必蕃率余部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敌人进攻。

1938年5月14日,李必蕃、黄启东率部突围。黄启东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48岁。

主要事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打响。黄启东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第二十三师少将参谋长,驻守陕西临潼。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他毅然与师长李必蕃主动请缨,愿为国效命于抗日沙场。幸得肯允后,奉命率部开赴津浦路北段的重镇德州。经过几千里的艰苦行军,部队于9月进驻德县(州),参加沧县(州)会战。

当时,日寇在华北已经攻占了平津地区。在南方则集中兵力进攻上海。日军大本营为了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阴谋.调集北平、天津的兵力沿津浦路大举南下,准备袭取沧县、德州,进窥山东、河南,最终消灭中国军队主力,打通津浦线。中国军队沿津浦线节节抵抗,并决定在沧县、德州组织会战,阻止日军南下。

9月中旬,日军向沧县一带展开进攻,我守军艰苦作战,与敌相持十几日,并在沧县重创日军,但终因敌情不明、后援不济而全线后退。沧县失守后,德县便成为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

1937年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开始进攻德县。面对强敌,黄启东协助李必蕃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炮火猛烈,我守军火力无法与之抗衡。恰时值秋雨连绵,守军无法构筑坚强工事,而援军亦迟迟未到,二十三师官兵伤亡惨重,但亦取得歼敌2000余人的战果。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9x4j2y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