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空间站对接仓一般有多少对接口

更新:2025-05-05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空间站对接舱一般有5个对接口。国际空间站的参与国家众多,分别研发,这就导致美国、俄罗斯等不同舱段的对接口都不一致,技术上的标准差异极大。国际空间...

空间站对接舱一般有5个对接口。

国际空间站的参与国家众多,分别研发,这就导致美国、俄罗斯等不同舱段的对接口都不一致,技术上的标准差异极大。

国际空间站的8个对接口,一半都是只能俄罗斯飞船才能使用的Probe-Cone杆锥式对接口,其他国家根本无法对接,剩下的4个对接口只有2个才能用来连接载人飞船。

我国空间站的对接口可以实现任何航天器的对接,在一些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是至关重要的救援手段。

比起国际空间站的8个对接口而言,我国的天宫空间站核心舱仅仅只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这3个对接口一个在核心舱的大柱段尾段,另外两个在核心舱的小柱段前段。

空间站对接舱接口的特点

然而也正是因为国际空间站的参与国家众多,分别研发,这就导致美国、俄罗斯等不同舱段的对接口都不一致,技术上的标准差异极大。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口一共有四种类型,即Probe-Cone、APAS-95、CBM和NDS对接口。

国际空间站对接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际空间站,这是从1998年就开始正式建立,并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近地轨道上目前最大的空间站。

这个国际空间站之所以叫做“国际”,也是因为它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等共16个国家一同研发打造的,可供多个国家进行科学实验。

然而也正是因为国际空间站的参与国家众多,分别研发,这就导致美国、俄罗斯等不同舱段的对接口都不一致,技术上的标准差异极大。

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口一共有四种类型,即Probe-Cone、APAS-95、CBM和NDS对接口。

Probe-Cone对接口是前苏联留下的联盟号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所使用的对接口,分主动端Probe和被动端Cone,属于较为老式的销钉-锥孔结构的“杆锥”式对接装置,因此也被叫做是“杆锥式对接口”。

它的缺点十分明显,接口很狭小,“杆”只能接入到“锥”,如果是“杆”与“杆”相接,则无法成功对接,并且对接口的空间也很小,只能容纳一人出入。

APAS-95对接口是异体同构对接口,既可以作为主动端,也能够被用作是被动端,进行对接的两个航天器可以不分彼此,互相对接,在以前本来是用在航天飞机上,甚至能够支撑100吨重量的航天器对接。

CBM对接口不能自主对接,需要使用机械臂进行帮助,一般是用于美国、欧盟、日本舱段的货运飞船上,毕竟俄罗斯使用的是Probe-Cone杆锥式对接口。

但是CBM对接口直径很大,舱口比APAS-95对接口的要大1.7倍,能够运送大型的机器仪器等等,也足以让人忽视其无法自主对接的缺点了。

最后一种类型为iLIDS对接口,这种对接口虽然与上面的APAS-95对接口较为相似,但APAS-95对接口是机械对接,而iLIDS却是电磁对接装置。

由于一开始各个国家所研发出的对接口标准都不一致,2000年国际空间站发布了标准的接口定义文档,当然,中国并没有被纳入该文档之内。

国家空间站的8个对接口虽然数量多,对接口装置也有足足四种,但其实彼此之间都几乎无法对接,iLIDS和APAS-95对接口也需要用专门的转换装置才能够在这两种对接口进行直接的对接。

除此之外,俄罗斯的舱段因为都是使用的Probe-Cone杆锥式对接口,因此可以自主对接,但是俄罗斯舱段如果要与其他的非俄罗斯舱段对接,则要通过APAS-95对接口,并且只能在Zarya舱的前端这一个地方才能进行对接。

非俄罗斯舱段,也就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舱段都是使用CBM对接口相连。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en2y5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