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马什么意思
摘要:杜马什么意思是俄文(дума)音译,意为“议会”。1905年爆发革命运动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赐予...
杜马什么意思
是俄文(дума)音译,意为“议会”。
1905年爆发革命运动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赐予一定权力。1906年和1907年,产生了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
后来又产生了第三、第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1993年,俄罗斯又恢复了“国家杜马”。
现代国家杜马
俄罗斯国家杜马是俄罗斯联邦议会的下议院,而上议院是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在93制定新宪法后,其中第95条规定杜马有450个席次,依据第96条每四年改选一次,在08年年底改为五年一届。
在1993年、1995年、1999年以及2003年一半的席次采比例代表制,另一半采单一选区选举,然而在07年杜马选举采用新制度,全部450个席次全部改为政党比例制,依据宪法第97条俄国公民需年满21岁才能角逐杜马议员的选举。
城市杜马
从1870年开始欧俄地区开始建立地方自治的城市区划,所有屋主、纳税的手工业技工和工人依其财富状况被政府依序登记在户口,再经过估算来划分三个等级,各自代表三大群体向城市杜马派出代表,每个群体的代表人数相近,城市的行政权由民选的首席市长和一位经理(uprava)来领导,而这些人是由民选的杜马议员组成,然而在亚历山大三世在1892年到1894年颁布法令,每个自治地区的城市杜马必须听命于政府派任的总督,在1894年城市被限制越来越多权力,但在西伯利亚以及高加索地区设立一些市镇。
沙俄时代国家杜马
受到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响,于同年8月6日谢尔盖维特发表宣言召开国家杜马,在最初杜马不过被认为和清朝立宪运动的资政院同等的产物,在十月宣言发布之后,尼古拉二世承诺这个议会将用以维护人民的基本自由,国家杜马会在各界广泛的参与下组成,国家杜马将被赋予监督以及立法大权。
然而尼古拉二世其实还是想保留它自身专制的权力,在1906年杜马成立以前先颁布了宪法,其中明定沙皇未丧失部长的任命权,也不用向杜马负起行政上的政治责任,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解散议会。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