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十转九空什么意思

更新:2025-07-27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十转九空形容赌博经常输钱。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

十转九空

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年刊行。

该书共有短篇小说78篇,杂剧一个,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二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却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画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

内容简介

《初刻拍案惊奇》共有短篇小说40篇,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

创作背景

“二拍”是模拟话本小说而创作的小说集。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说部书如《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但都经过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创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体现了凌氏本人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风格。所以“二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而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凌濛初编著“二拍”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科场失意,遂“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聊抒胸中垒块”;其二是受了冯梦龙编纂“三言”的影响。凌氏出身于书商之家,见冯梦龙“三言”“颇存雅道”,“一破今时陋习”,且又颇为畅销,遂“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凌濛初虽仿效冯梦龙编著“二拍”,但他的思想较之冯梦龙却相对复杂保守,故“二拍”的思想内容较之“三言”也多落后保守的倾向,表现出矛盾复杂的状况。在艺术上,凌氏却并不步趋冯氏,而能“化神奇于臭腐”,形成“拍案惊奇”的艺术效果。

在该书《绪言》里,作者自言“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其事之真与饰,名之实与赝,各参半。文不足征,意殊有属。凡耳(目-前)怪怪奇奇,当亦无所不有,总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则可谓云尔已矣。”

作者简介

凌濛初(1580—1644),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厈,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诸生。官至徐州通判。后为李自成军围困,呕血而死。早年工诗文,后致力于小说、戏曲创作。尤以短篇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闻名于世,后人多以与之“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并举。又撰有杂剧九种、传奇三种,今存杂剧《莽择配》、《虬髯翁》、《北红拂》三种。此外,另有《潭曲杂札》,编有《南音三籁》等。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z9de8r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