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台湾是哪个皇帝收复的

更新:2025-07-29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康熙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

康熙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

好学

康熙很好学,而且很开明。康熙在中学上是博古通今,很少有人知道康熙也很崇尚西学,自己就是一个“理工男”,他曾经主持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图书,设计建筑学、医学、人体解剖学等,由于很多知识对于当时的中国过于敏感,所以遭到大量的贵族抵制,所以没有大面积刊印推广,而是留存宫中。康熙的刚柔相济。由于出生与马背上的民族,康熙自小就精通骑射,据说有十矢九中的骑射成绩。

他五岁起就攻读儒家书籍,精通汉学,熟读圣人之道。所以其本人本来就是一个刚柔并济、文武双全,既是天使,又是恶魔的男人!康熙的爱民。康熙是很爱民的,当然,后人的主观猜测与美化是没有效力的,要想还原相对真实的康熙,还得从康熙所处的时代的见闻录说起。在康熙开始,汉臣在朝堂上有了较大的话语权,甚至一度出现了张廷玉这样位列宰相的汉臣。但是,康熙的所有政治举动,都是为了维护满人的长治久安。他的重用汉臣更大程度上处于利用政治的作秀。有人说过,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君臣关系已经从先秦的“青山松柏”转变为了“相互利用”。

收复台湾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将台湾纳入版图又被提上日程。恰逢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成功之子郑经去世,台湾内部发生政变,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位,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z9d8o4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