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支付率计算公式
摘要:股利支付率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分派的股息占公司盈利的百分比,即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100%,或者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股利支付率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分派的股息占公司盈利的百分比,即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100%,或者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比如,上市公司本年度的净利润总额为1亿,向股东分红1000万,则其股利支付率=0.1×100%=10%。
除此之外,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或分配的利润÷经营现金流量,它反映本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现金股利的关系,比率越高,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越强。这一指标的修改比传统股利支付率更能体现支付股利的现金来源和可靠程度。
股利支付率高好吗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股利支付率越高,说明企业把盈利中较多部分以股利形式支付给股东,这样以来内部留存比例就会较低,一旦企业需要筹资,就会出现内部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要求会越大;
相反,其他条件相同,销售净利率越高,用来留存的收益越多,外部融次需求越小。
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对于公司能够扩大再生产或者追加自有资本的大小是有影响的,一旦这个数值比较高,那么对外筹资的成本就会增加,当然也会影响到后期股利的发行的数量。反过来在公司的发展的初期支付率低的时候将剩下的利润盈余到公司的经营中反而会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对于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很多投资者有一定的倾向,对于较高的公司较为关注,短期投资者期望多分红,而长期投资者则是更为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目前这一种分红比率在我国的股市中其实影响不大,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红利发放附近高送转炒作行情以及后期的填权行情,因为这些带来的股市上涨的走势才是投资者关注的地方。
固定股利支付率怎么算
固定股利支付率计算公式为:当年净利*确定的股利支付率。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指公司将每年净利润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一百分比通常称为股利支付率。
优点
股利的支付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
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缺点
由收益不稳导致股利的波动所传递的信息,容易成为公司的不利因素;
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合适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大。
适用范围: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并且财务状况也比较稳定的公司。
股利政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的方针及对策。股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