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谁发明的
摘要:发明家庭作业的是一位名叫Roberto Nevilis(中文名:罗伯特·纳维利斯)的意大利教师,他在1905年首次将家庭作业作为一种惩罚安排给学生。后来,家庭作...
发明家庭作业的是一位名叫Roberto Nevilis(中文名:罗伯特·纳维利斯)的意大利教师,他在1905年首次将家庭作业作为一种惩罚安排给学生。后来,家庭作业在全球流传开来,世界各地老师都纷纷效仿他,开始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
在罗伯特发明家庭作业之前,世界上的学生们基本就没有体会过在家里做作业的辛苦。最多就是在父母要求的时候,练练字或朗读一下课文。而罗伯特本来也是一位慈祥的老师,对学生呵护备至。但大家应该也有所体会,越是脾气好的老师,越管不住学生。天天看着班里的熊孩子胡闹,罗伯特是心力交瘁。因为罗伯特性格温和,所以也不愿体罚学生。但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惩治一些熊孩子,他发明了家庭作业。
在布置了几次家庭作业后,罗伯特发现效果奇佳。不仅上课捣乱的学生少了,而且他们的成绩还提高了。其他老师听闻此事,纷纷向罗伯特学习,家庭作业渐渐在欧洲开始普及。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家庭作业”这一特殊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家长本来就希望孩子能够“学而优则仕”,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检测孩子学习效果的方法,自然求之不得。
老师们一看家长都支持,信心倍增,给孩子留的作业也开始加倍加倍再加倍。于是,中国的孩子每天晚上就只能在书桌旁度过。有时写错了,还得承受老妈的河东狮吼,被骂到怀疑人生,然后再满含泪光的写到凌晨一两点。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中国孩子做作业的平均时长为2.82小时,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中国老师每天40.37%的时间花在批改家庭作业上。中国的家长,有91.2%的人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
而如今,陪孩子写作业已经成了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一大元凶。有不少年轻妈妈表示:“每次陪孩子写作业都气的肝疼,如果不是亲眼看着他生出来,真怀疑是不是亲生的。”而孩子们也很委屈,感觉家庭作业永远都写不完,妈妈永远在凶自己。但好在教育部的领导已经了解到这一社会现象,下决心给学生减负。如今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已经取消了家庭作业的布置,三年级至六年级也减少了作业布置的数量。网友都感叹道:“罗伯特是魔鬼么?为什么要发明家庭作业?”
在心理学中,家庭作业(homework assignment)是家庭治疗中非言语性干预技术的其中一种。
延伸
家庭作业(homework assignment)让家庭成员共同完成。目的在于使治疗师的干预信息通过行动、通过隐喻深入人心,使家庭成员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动能,实现其家庭关系出现良性互动和发展。
治疗师为了将干预效应延续至访谈后,留给家庭较长的间歇期(可长达数周左右),使其有充裕的时间发生变化。治疗师很郑重地要求家长在会谈后至下次来前完成一些任务。
家庭作业内容通常显得出其不意、荒诞不经、有悖常理,但愉快幽默、意味深长、直接指向靶症状,有的似乎与当前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是通过影响家庭的认知、互动行为而间接起作用。
但须注意的是,布置这些扰动作用强大的作业需要有良好的治疗关系作为基础,否则很容易引起阻抗,治疗关系中断。
家庭作业的作用
家庭作业,也称课外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组织形式之一。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加深
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店,进一步分析掌握相关的持能、持巧。
家庭作业,是孩子课后回家巩固学科知识的必要过程。学生当天上课所学知识,需要做一定量的习题去加以巩固。在学校期间,每天学习的课程有好几科,没有时间做足够的习题巩固各科所学
知识,只能留家庭作业靠学生回家去完成所学知识的巩舌。
家庭作业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巩固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放学后在家里完成的作业。课堂之外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益处,无论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独立性、责任感、条理性的增强,还是时间管理技能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庭作业的意义
培养学生每天能认真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养成认真、独立、珍惜时间等好习惯。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
造力。一个学生如果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将来一定是一位负责任的人,值得信任的人。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