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摘要:中国单位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1丈=10尺;1尺=1...
中国单位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尺是我国古代延用出来的,常见数量单位之一。那么1尺等于多少cm呢?尺跟如今大家常见的米和厘米的计算是,一米相当于3尺,1尺相当于33.33cm。而如果你想要知道1尺8等于多少cm时,就可以用1.8*33.33=59.99cm的计算方法,进而得到1尺8相当于59.99cm的计算結果。一样,还可以算出1尺5相当于1.5*33.33=49.99cm。
1英尺等于多少公分
1尺相当于33.33cm仅仅大家当代人应用的数据信息,而古时候的一尺并不就相当于如今的33.33cm,你了解古时候的1尺等于多少cm吗?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基础每不一样的时期,尺的规范长短都是有一定的转变,这就是为何古籍中经常在叙述故事情节时,讲身高八尺或七尺男儿。假如按如今的公式换算算作话,身高八尺便是两米67,那样的个子是一般人不能想像的。实际上按三国时期的码数算得话,身高八尺,也就是目前的一米89上下,由于那时的1尺只等同于如今的24.2cm。
古代不同时期一尺的长度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厘米 ;
唐代:一尺合今30.7厘米;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厘米;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厘米。
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