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碧草话斜阳上一句
摘要: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选自《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其二)》,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1899~1966...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选自《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其二)》,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1899~1966,满族人,笔名老舍。
释义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能忍心马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迎着斜阳,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原文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译文
主人热情好客,用传统的美酒美食招待我们,手抓羊肉、乳酒、酥油茶,色香味美。祝福的话语怎么也说不完,主客深切地举杯,表示不会忘了对方。
老人唱起了传统歌曲,少女身穿新装载歌载舞。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和睦相处;离别之际,共同在夕阳下的草原上细谈,不忍心分别。
赏析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期望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
这句话所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蒙古与汉族就是好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不仅是朋友的聚会,更是两个民族友谊的见证。在这一碧千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起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