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有效保护率计算公式

更新:2025-07-23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有效保护率=(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 国外加工增值*100%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

有效保护率=(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 国外加工增值*100%

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有效保护的概念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巴伯于1955年提出的,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作出理论性的阐述而被引用。1970年在日内瓦召开关于有效保护理论的学术讨论会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这些国家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最终产品。因此,在关税谈判中,什么商品可以减税,减税幅度多大,如何不影响对本国加工制造业的保护而又达到相互减让关税的目的,在关税减让谈判中应注意的是有效保护率的提高,这就涉及到谈判的策略问题。

有效保护不但注意关税对成品价格影响,也注意投入品(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由于征收关税而增加的价格,因此有效保护率计算的是某项加工工业中受全部关税制度影响而产生的增值比,是对一种产品的国内、外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增值的百分比。国外加工增值为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国外成品价格减去投入品费用。在乌拉圭回合的关税减让谈判中,大部分仍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与名义保护率的关系

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即名义关税税率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于后者,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

二是与后者相等,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等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

三是低于后者,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低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甚至会出现负保护的现象。

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的区别

名义保护只考虑了关税对某种成品价格的影响,而不考虑对其投入材料的保护;有效保护不但注意了关税对成品的价格影响,也注意了投入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由于征收关税而增加的价格。因此,有效保护率计算的是某项加工工业中受全部关税制度影响而产生的增值比。有效保护率是对一种产品的国内、外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增值部分的百分比。这里所说的国外增值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商品的增值。

当某产业的产品进口名义关税率高于原料的进口名义关税率时,该产业所受的有效保护率就要高于名义保护率;当某产业的产品进口名义关税率等于原料的进口名义关税率时,该产业所受的有效保护率就等于名义保护率;当某产业的产品进口名义关税率低于原料的进口名义关税率时,该产业所受的有效保护率就要低于名义保护率。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xq88xm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