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题湖上是什么湖
摘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题湖上》全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日美景,表现了惜别杭州的依依不舍之情。这是一首著名...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题湖上》全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日美景,表现了惜别杭州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者于公元822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
此诗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约是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春,作者在杭州住期将满,就要离开之前所作。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群山环绕,湖水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松树在山上排开层层一片翠色,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犹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的毛毯上绒头,舒展的新蒲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裙飘带。
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这风景如画西湖。
《春题湖上》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春题湖上》的写作风格以及思想内容是什么
第一,作者借助杭州西湖边上的松树、早稻、新蒲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让人喜不自胜的春景图。既体现出了杭州西湖景色优美,让作者喜爱,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美景的美,让人心情愉悦。从作者诗歌中的字里行间以及字词用意上,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西湖春天的美妙,微风、明珠、群山、湖水,相互映衬,让人不自觉便沉浸其中。
第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以及要离去之时的不舍和留恋之情。诗歌的最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作者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作者最真实的感情。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