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氧气是不是温室气体

更新:2025-07-02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在每个分子中,由于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相互作用,它们都拥有正负电荷,当二氧化碳、甲烷或者二氧化氮等杂核分子发生振动时,它们的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有时它们是均匀分布的,但有时不是。化学键之间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会产生电场,使它们对电磁辐射(例如:红外辐射)非常敏感。

然而,在像氮气和氧气这样的杂核气体中,即使化学键被拉伸,电场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电磁辐射不受阻碍地通过它们,此外,当涉及到与辐射相互作用的频率时,气体分子是非常挑剔的。二氧化碳容易吸收较低能量的长波红外辐射,而氮气和氧气仅吸收较高能量的辐射,例如:伽马或者X射线。

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H2O),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₂)大约占了26%,其他的还有臭氧(O₃),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温室气体主要危害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

水蒸气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其高出二氧化碳近两个数量级,但其受高度、纬度的影响较大,受水域和季风的气候影响也较大,相对的:绝对湿度大的海洋性气候受人工排放的湿室气体影响不明显,海拔较高、高纬度、干旱地区等绝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受人工温室气体的影响较大。例如中国的天山山脉处于内陆高海拔地区,雪线明显上移。美国、欧洲等地区湿度较大人工温室气体加速水汽对流反而造成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天气。若没有水蒸气的影响,人工温室气体总体会造成温度上升,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大气湍流增加、气候趋于极端。

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危害公众健康与人类福祉”,人类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足以引发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w783n8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