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造纸专家谁四处奔波号召抗日救国

更新:2025-05-07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1916年,首创芦苇制浆造纸,并为上海大中华和江南造纸厂首先采用,到30年代被普遍推广,工艺和产品不断有所创新,为中国开拓造纸工业新原料、新工艺作出...

1916年,首创芦苇制浆造纸,并为上海大中华和江南造纸厂首先采用,到30年代被普遍推广,工艺和产品不断有所创新,为中国开拓造纸工业新原料、新工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23年,杨裕民在天津积极帮助迁安人李显庭购买造纸机械设备,在三里河建立了一个半机械造纸厂,名"显记纸厂"(今华丰纸厂),是为迁安机械造纸之始,投产以后,质美价廉,畅销国外。

杨裕民

杨裕民(1889年一1939年7月21日),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第1路政治部主任。 抗日民族英雄,留美博士,大学教授,我国著名造纸专家。名彦伦,因在堂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杨十三,字灿如,河北省(直隶省)迁安市(县)杨团堡村人。

2014年9月,杨裕民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冀东起义

1938年7月9日,杨十三和洪麟阁一起,率领所属抗联部队1000余人,积极配合挺进冀东的八路军宋(时轮)、邓(华)四纵队对敌作战,7月12日一举攻克玉田县城,活捉了日军顾问石本,伪县长宣布投降。首战告捷,万众欢腾,杨十三主持召开各界人士大会,号召他们团结抗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第三路军很快发展到近5000人,编成四个总队。随后,联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很快收复了丰润、玉田等县的沙流河、鸦鸿桥、亮甲店等重镇,一度攻克了丰润等县城。

人物评价

在1939年9月18日举行的“晋东南各界人士纪念九一八、追悼杨裕民先生大会”,杨十三病逝后,重庆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予1939年9月18日在沙坪坝南渝中学礼堂为杨十三召开了“晋东南各界人士纪念九一八、追悼杨裕民先生大会”。追悼会的发起人有韩举贤、高韶亭、张伯苓、刘清扬、张中庸、于树德、魏明初、王仙槎、董必武、叶剑英等。上,毛主席亲书横额:"浩气长存”,朱德总司令主祭,彭德怀副总司令致悼词,各界人士5000人参加了追悼大会。同时,毛主席、朱总司令均为他题送了挽联。

中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也都送了挽联。董必武同志在所致的悼词中,称杨十三先生“是我党、十八集团军的忠诚而亲切的朋友”,在抗战中“担负过长期艰苦的工作”,“尽过最大的努力”。这是八路军总部召开的抗战以来最高规格的追悼大会。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w28xk2w.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