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电子计算机划分为哪四个时代

更新:2025-08-26 文化问答 阅读

摘要: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固体电路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四个发展阶段接特点1、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

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固体电路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四个发展阶段接特点

1、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速度慢、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征: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2、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1964——1970)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分类

计算机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元器件来划分的。分别为:

1、第一代: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程序语言处于最低阶段,主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编程,后阶段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

2、第二代: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3、第三代: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

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w2848rk.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