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三箭定天山写的历史人物是谁
摘要:薛仁贵。大唐龙朔元年,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西征,攻打铁勒。次年,平,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的美誉,薛仁贵之名震彻西域。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
薛仁贵。大唐龙朔元年,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西征,攻打铁勒。次年,平,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的美誉,薛仁贵之名震彻西域。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他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
薛仁贵生平介绍
薛仁贵最初也只是一个普通士卒,后从军得遇唐太宗,为太宗赏识而逐渐提拔。那是贞观十八,唐太宗命人进攻高句丽。次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在辽东战场上,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围困无法脱身。在此刻,只见一小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径直冲向高句丽军,杀了一将领,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句丽胆寒撤军,刘君邛也获救。之后,薛仁贵名扬军中。唐太宗喜:“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虽然薛仁贵为一代名将,但并非一路平坦,也曾打过败仗。咸亨元年,唐朝为了打击吐蕃,命薛仁贵派军护送吐谷浑王还青海,因与将不和,在大非川遭到吐蕃打击,损失者重,薛仁贵被贬为庶民。
永淳元年,薛仁贵被启用,奉命征讨突厥。突厥人起初认为薛仁贵已死,但仔细一看是本人,大惊失色,作礼,未加作战匆匆逃走。
三箭定天山,典出《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详细释义
典源
《旧唐书》卷八十三〈薛仁贵列传〉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释义
薛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于是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用典示例
宋辛弃疾《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
明无名氏《赠书记·对阵留情》:“效螳螂当车怒暂,管须臾折冲,三箭定天山 。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