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尧时洪水泛滥谁受四岳推荐治水

更新:2025-08-22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尧(约前2377—前2259年),姬姓,伊祁氏,名放勋,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喾之子,母为庆都。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初封陶侯,辅佐帝挚...

尧(约前2377—前2259年),姬姓,伊祁氏,名放勋,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喾之子,母为庆都。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初封陶侯,辅佐帝挚。十五岁,封为唐侯,号为陶唐氏。二十岁,正式即位,定都平阳。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中原。富而不骄,贵而不舒。主政期间,派鲧治水,制定历法,整饬百官。在位70年时,遍访天下贤士,得到大舜,并把帝位传给了舜。

让位二十八年后,崩于成阳,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帝尧、大尧。

鲧简介

鲧[gǔn] ,又作鮌、骨系(合字)。禹的父亲,相传为颛顼之子,字熙。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中国汉族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姒姓,有崇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今江苏东海县北面),或说是创造城郭者(《世本·作篇》)。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的首领,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用在岸边设置河堤的障水法,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劳苦功高。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彻底平息洪水灾祸,因此有了大禹治水。一说因鲧与尧之子丹朱、舜争部落联盟共主之位失败而被尧流放至羽山;一说是“尧令祝融杀鲧于羽山”,总之,鲧葬身于羽山,是一个悲剧色彩浓厚的治水英雄。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rl3xe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