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分录是什么

更新:2025-08-20 财会问答 阅读

摘要: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分录是指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证券交易法规定,须编制会计分录,记录固定资产处置情况,以及处置过程中发生的...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分录是指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证券交易法规定,须编制会计分录,记录固定资产处置情况,以及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0条的规定,当企业拟定固定资产处置方案时,应根据原值、累计折旧金额、本次处置金额等条件,就固定资产的处置编制会计分录。

具体的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分录如下:

1. 处置价款入账。处置价款的入账,会计科目取决于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一般为银行存款、应收款等;

2. 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会计科目为固定资产类别;

3. 处置费用结转。处置费用结转,会计科目一般为管理费用类;

4. 本次处置损益的确认。本次处置损益的确认,会计科目一般为损益类。

关于固定资产处置,除了编制处置会计分录外,企业还需要注意处置款入账及处置费用的分配,以及处置收入税金的处理,以保证正确缴纳税款。

拓展:固定资产处置一般可以有出售、报废和报废出售等多种方式,其中出售行为是处置较为常见的方式,在处置出售固定资产时,企业一般会先进行评估,拟定期望的处置价款,并在证券交易法的规定下进行处置,以保证处置的合法性。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rl3471.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