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看护妇来比喻什么
摘要:日本看护妇在老舍《济南的冬天》用来比喻树尖上顶着白花的矮松。把矮松比作看护妇,因为济南小山的矮松顶着一髻儿白花。样子有点像戴着护士帽的看护妇。...
日本看护妇在老舍《济南的冬天》用来比喻树尖上顶着白花的矮松。把矮松比作看护妇,因为济南小山的矮松顶着一髻儿白花。样子有点像戴着护士帽的看护妇。原句为: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尖上顶着的白雪比作日本看护妇头上的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雪之轻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之所以矮松上的白雪像一髻儿白花是因为济南四面环山,没有大雪。
小雪落在矮松的最上端,最上端寒冷,下面的雪可能融化了,自然就像看护妇。为什么会比作日本看护妇,而不是别国的看护妇。是别国没有看护妇吗?如果我们回头再看一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那就不难发现这个比喻的贴切。本体是矮松,矮松长在小山上,一切都是围绕秀气这一特征来写。
日本在当时国民身材比较矮小,尤其日本看护妇,因为面对病人这一特殊人群,身材粗大自然不适合当看护妇。矮小、温柔的日本看护妇作为喻体,更能表现小山的秀气。用俄罗斯看护妇作喻体达不到这个效果。用喻须讲究贴切。作者无论是在形上还是在神上,用日本的看护妇来比喻矮松,尽显了矮松的美丽风姿,凸显了小山的秀气。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