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海经是哪里出土的

更新:2025-08-23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山海经》是流传下来的,不是出土的。“山海经”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但并没有说明作者。“山海经”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司马迁的...

《山海经》是流传下来的,不是出土的。“山海经”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但并没有说明作者。“山海经”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但并没有说明作者。《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中的不死灵药与不死民

话说,当年的秦始皇为了追求不死灵药,命令一个名叫赵佗的侍卫随军出战百越,借征伐的名义,暗行求药之事,这赵佗深得秦始皇的信赖,战百越期间更是成为了一军统帅。

只是天不遂人愿,赵佗这边求药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呢,秦始皇却是让刘邦给征伐了,这下赵佗可就难做了,旧主已然离世,这刘邦确也不可能让自己苟活,说不定还误以为自己已经取得长生药,要把自己给抓回去呢。

思来想去,赵佗便决定把岭南到中原的通道封锁了,自己带着秦朝的这数十万军士在这自立为王,史称为“南越王”!

这赵佗在百越封王,可不是穷乡僻壤的土皇帝,相反,他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便是百越之地水路纵横,河流浅滩不计其数,这些水路竟然汇成了一条商贸之路。

而那传说中的“羽人”,原来是古滇、夜郎等国的后裔,虽然流离异乡,但其本身出身于百越,擅长航海,于是乎竟然联同百越人民是构建了一条联系了东南亚多地的商贸之路。

以此路为媒介,赵佗真正在百越立足了,守着这么一条堪比“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他的日子过得十分美好。

而《山海经》中有着不死灵药的不死民,也在赵佗有意的探查中露出了水面,原来这些不死民多是广东、广西的原住民,所谓不死,其实是长寿,因为他们久居山林,饮食大大优于常人,在当时50岁已经是高龄的秦汉时期,这些人确实是可以称作是“不死民”了。

至于《山海经》中的不死灵药,后世考察后,认为多半是一些延年益寿的药物,因为赵佗在史书记载,确实活了100多岁,但绝非不死,而其现今的陵墓的所谓丹药,早已经碳化,无法辨清。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kjjj6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