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鸟鸣涧最能体现山的特点的诗句

更新:2025-08-15 文化问答 阅读

摘要:夜静春山空 原文: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此诗写于盛唐时期,是王维为友人皇甫岳居住的云溪别墅所题,原诗共...

夜静春山空

原文: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此诗写于盛唐时期,是王维为友人皇甫岳居住的云溪别墅所题,原诗共五首,此为第一首。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连月亮出来都能惊动山间的小鸟。这样迷人的夜景,着重体现在个“静”字上山静、人静、心静。这样的春山,宁静幽美,整个人仿佛都融入了山中。而“桂花落”以及被月光惊醒后的一两声鸟鸣,则是一种动,动静结合,更反衬出前文的静,依稀能够听到花落的声音远处的鸟叫声更是能清晰传来。这也就像南朝梁诗人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一样,用动来写静,效果更妙。

诗的头两句写静态。“人闲桂花落”静中有动,而“花落”的动态反衬出寂无人声的宁静。

“人闲”二子不可轻看,它一说明周围环境无声,二说明诗人心境闲静。有了这两个前提条件,细微的桂花下落,才被诗人察觉到了。

诗人能发现桂花落,或凭触觉或凭听觉,或凭嗅觉闻到了那花瓣坠落时发出的一丝幽香。

总之“桂花落”能给人的影响是非常细微的。

“夜静春山空”,看似一般,但点出“春”也是很必要的。因为月明、花香、鸟鸣都与春天有关。一年四季,只有春夜才具备诗中描写的那种空蒙、柔和、闲静。

后两句明写动态,实写静态,在对比中突出了山境的清幽。

正因为山间一片寂静,所以突然破云而出的月光,才将栖巢的鸟儿惊醒,而它们的几声鸣叫也在空旷的山谷里显得响亮悦耳。

这极细微的景物描写,包含了诗人特有的感受,也在听觉上造成了动静对比的效果,从而生动地烘托出了幽静的情景。

鸟鸣涧

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k1n4v6.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