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秋时期有哪些国家

更新:2025-05-06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的经济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被称为匠师之祖的公输般“鲁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

铸造金属货币始于春秋时期。

春秋时,产生了新的赋税制度。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实行初税亩,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这是古代田税的开始。

鲁成公元年(前590年)秦国于简公七年(前408年)实行”初租禾”的实物地税制度。战国时,各国税制不一。秦国首先实行户口登记制,并据以征收田地租税和接人头征收“头会”(人口税)。

齐国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子牙之族,他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

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

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

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

后来,齐国又于周灵王五年(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

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晋国

晋国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

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

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

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

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

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春秋叫做春秋原因

1、政治方面: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间,也是各诸侯国之间使者往来、会盟等活动的主要时间,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动都是发生在春秋季节。

2、经济方面: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当然发生在春秋季节的农耕,春种秋收。于是用最能代表当时政治经济活动的季节来代表全年,就很合乎情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k1356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