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谁写的

更新:2025-07-08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12岁读书时立下的宏大志向,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那个时期的中国虽然处于腐朽落后的时期,但是...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12岁读书时立下的宏大志向,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那个时期的中国虽然处于腐朽落后的时期,但是有一大批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承担起复兴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在学堂读书,一天,先生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学生回答为了知晓道理而读书,也有人回答是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人说是为了赚钱继承家业而读书,只有周恩来严肃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为自己的志向,因为中国已经崛起了,不在是上个世纪那样弱小。但是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是每个青年人都应该具备的,但在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初在中国处于危难的年代,需要为中华崛起努力的人,在当今时代,也要有爱国敬业的价值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人物简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qk120g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