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是什么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一般情况下,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微课,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比较少的课程,对比线下的课堂,一节课45分钟,微课的视频时长可能在5-25分钟,当然对于一些直播类的课程来说,很多都是支持回看的(重复播放),因此时长会比较长,但主要还是以时长较短的微课为主,知识点碎片化,线上授课也打破了线下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微课,还提现在课程在微信上传播,学员通过微信上的第三方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比如短书,教育分为教案和教学,教案即使课程的内容,教学是讲师通过自己的技巧把教案的内容传授了学生,提高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丰富度和认知水平,比如英语教学。微课的形式让原本在线下验证过的教学过程在线上实现,通过录制视频课程、语音课程或实时直播的形式讲课,通过学员管理系统,了解到学员的上课进度、知识掌握程度等,帮助教育机构召回流失的学员。
微课的分类
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 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