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摘要:放大镜镜片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
放大镜镜片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
放大镜原理
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一正立虚像,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视角。
放大镜就是一块凸透镜,除了可以将被观察物放大,还可以汇聚阳光产生高温。小时候大家应该都玩过放大镜,在阳光下聚焦后,产生的高温足以点燃木材,一些调皮的还会用它来烧蚂蚁。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一类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可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等形式,放大镜上的镜片就属于双凸式的凸透镜。
除了凸透镜,还有一种透镜的聚光能力在凸透镜之上,这类透镜被叫做菲涅尔透镜。它的设计理念通常认为是由布封伯爵最早提出。1822年,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成功将它制造出来,并应用于灯塔。通过这种透镜可以将灯塔发出的光更好地汇聚成平行光束,在32公里以外的地方也能观察到。而在此之前,最明亮灯塔的光束最多也只能在20公里外被看到。
众所周知,光从一种透明介质传播到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存在差异,就会在交界面处产生折射。光透过凸透镜时,折射也只发生于透镜的表面。
根据这一思想,那我们把凸透镜部分材料拿掉,仅保留透镜表面的弯曲部分就行了,再让分割出来的若干小曲面平移到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就可以制造出更加薄的透镜。这种设计虽然比凸透镜复杂点,但是能够节省材料,还能够将透镜做得很薄、很轻。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