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爷爷的爸爸叫什么

更新:2025-07-05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对祖先的称呼1、鼻祖:远祖父的父亲称为“鼻祖父”。2、远祖:太祖父的父亲称为“远祖父”。3、太祖:烈祖父的父亲称为“太祖父”。4、烈祖:天祖父的父...

对祖先的称呼

1、鼻祖:远祖父的父亲称为“鼻祖父”。

2、远祖:太祖父的父亲称为“远祖父”。

3、太祖:烈祖父的父亲称为“太祖父”。

4、烈祖:天祖父的父亲称为“烈祖父”。

5、天祖:高祖父的父亲称为“天祖父”。

6、高祖:祖父的祖父称为“高祖父”。祖父的祖母称为“高祖母”。

7、曾祖: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祖父”。祖父的母亲称为“曾祖母”。

8、祖:父亲的父亲称为“祖父”,口语称“爷爷”。父亲的母亲称为“祖母”,口语称“奶奶”。

9、父母:称为“父亲”。父亲妻子称为“母亲”。

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合称为“同胞兄弟姐妹”,也称“亲兄弟姐妹”。

兄: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兄”。兄的妻子称为“嫂”。

弟: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幼者称为“弟”。弟的妻子称为“弟媳”,或偏口语化称为“婶子”。

姐: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姐”。姐的丈夫称为“姐夫”。

妹: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幼者称为“妹”。妹的丈夫称为“妹夫”。

辈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èi fēn,是指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也指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主要分为长辈(高祖辈、曾祖辈、祖辈、父母辈等)、平辈和晚辈。亦作“ 辈份 ”。

儒家文化对论资排辈的强调,源于农业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与儒家文化几千年来的影响有关。孔子本人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人,而礼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在孔子认可的礼中,大多都是在强调身份的重要性。《论语乡党》整篇都在讲礼,包括士人在各种场合、面对各种人的时候应当遵循何种规矩。孔子讲的礼有两个维度的内核,一个是以亲疏作为判定依据的“孝”,一个是以尊卑作为判定依据的“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孝的第一要义是要听话,而且要和颜悦色(色难),这才算礼数周到。对于君主,要“事君尽礼”(《论语八佾》),才能算忠。有了这两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平等的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种论资排辈的表现。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oqyn4ow.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