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海关属于哪个省
摘要: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又名"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全城有四座主要城...
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又名"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好的城关,其素有我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天下第一关"的美誉,与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距离北京大约只有280千米,而且两地之间的地形以利于骑兵冲杀的平原为主。正因为山海关的特殊地理位置,关乎明王朝京师的安全,所以,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山海关逐渐赢得了“天下第一关”的称号。而“天下第一关”中所谓的“第一”,不仅指山海关地处万里长城最东端,更表明了它扼守辽西走廊,护卫华北平原的重要地理价值。
重要屏障
山海关原属幽州地界,隋唐时称为“临榆关”。明朝初年,为抵御北方残元势力,大将徐达将历代屡修屡废的长城连在了一起,建成一体化军事防线。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所以得名“山海关”。从此,山海关成为了护卫京津两城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嘉靖年间,戚继光在此加固关隘,修建入海长城,将山海关一带建成水陆两栖的全封闭防线。明朝末年,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领下,清兵大举从山海关进入中原地区,用最短的时间撮取了控制权。
山海关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关一带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冲。清朝成为皇帝到沈阳祭祖的必经之路,也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场所。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