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防护包括哪些内容
摘要:防护,汉语词汇。拼音:fáng hù可作为名词或动词,分别解释为一种防备和保护的方式或方法和保护措施。三级防护包括:1、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
防护,汉语词汇。拼音:fáng hù可作为名词或动词,分别解释为一种防备和保护的方式或方法和保护措施。
三级防护包括:
1、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
2、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
3、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
4、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级防护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最大限度降低防控人员感染风险,为不同岗位人员科学提供防护措施,现将三级防护标准明确如下:
一、一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戴一次性使用手套。
适用人群:1、标本运送送检人员;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人员;3、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二、二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适用人群: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观察或确诊病例流调人员;2、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家庭或可能污染的场所消毒人员;3、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人进行转运的医务人员和司机;4、进入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人员。
三、三级防护
防护标准: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适用人群: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人员;2、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近距离治疗操作医务人员;3、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四、其他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十五条 制定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应当在立项时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对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在制定过程中,应当按照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组织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实验、论证,并做到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