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摘要: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经过阪泉之野之战,逐渐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今天...
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经过阪泉之野之战,逐渐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今天华夏族的主体,他们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在黄帝部落游牧狩猎的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炎帝部落发生领地摩擦,而最终导致阪泉之战的导火索,是炎帝放火烧荒,以火焚山,进行火耕农垦,破坏了黄帝部落游牧和狩猎的生存环境。在部落的生存抉择面前,黄帝率领部落与炎帝进行一场命运的决战,也就是闻名的阪泉之战。
开战后,黄帝带领“熊、罴、狼、豹、貙、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本人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相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备的状况下,先下手为强,用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常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黄帝部落也是迅速以水灭火,大破炎帝火攻战术,与此同时,黄帝立刻展开反攻,率领大军将炎帝部队赶入阪泉谷,并嘱军士们只许和炎帝智斗,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伤其性命。黄帝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而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蹶不振,躲回营内不敢寻衅。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兵士看的头昏眼花。
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役力逐步加强,而炎帝用崖头作为屏障,只能张望阵势,却无计可施。但是,黄帝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兵日夜掘进,暗中将洞穴一直挖到炎帝阵营的前方。忽然有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并活捉了炎帝,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但是黄帝敬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计与他携手创立文化国度。战后黄帝、炎帝将从属于他们的部落结成新的联盟,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并确立黄帝的领导地位,而炎帝败得心服口服,甘愿称臣,发誓不再与黄帝抗衡,自此携手治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文明。
黄帝
《国语 晋语四》:少典娶于有蟜氏女,分别生黄帝轩辕氏、炎帝。黄帝祖母华胥氏。
根据国语的记载,黄帝的父亲叫少典,是有熊氏部落的首领,号有熊氏,黄帝的母亲叫附宝,是有蟜氏部落的女儿,姒姓,上古时期的男子称姓,女子称氏,黄帝的母亲姓姒,姒姓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这个姓是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姓,标志着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炎帝
炎帝是一个容易弄混淆的句词,因为炎帝可以指一个人,也就是部落首领的名字,也可以指一个部落首领的称呼,类似于酋长这样的称呼,同时炎帝还可以指一个部落的名称,比如炎帝部落,事实上炎帝部落是华夏最早的统治部落,根据史记的说法,华夏诸部落在黄帝之前,一直是以炎帝部落为统治中心的。
炎帝部落的第一任首领是神农氏,也称为炎帝神农氏,神农氏发明了五谷和草药,神农氏也是伏羲与女娲的后裔,更是华胥氏的后裔,与黄帝是同祖同宗的,但神农氏生活的年代比黄帝早了400多年,神农氏所在炎帝部落是当时华夏的统治部落,一共传了8代炎帝,才到黄帝时代。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