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的是谁

更新:2025-07-04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清代诗人杨昌浚在去新疆的途中,曾写七言绝句《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歌颂左宗棠...

清代诗人杨昌浚在去新疆的途中,曾写七言绝句《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歌颂左宗棠经营新疆的功绩。

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能人志士,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付出自己的满腔热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将筹边尚未还里的大将是谁。

详细内容

新疆自汉代就是我国的领土。1865年,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1876年,在 左宗棠的率领下,湘军进入新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开始。9月,首先攻下乌鲁木齐。又攻克玛纳斯城,从而北路荡平。接着集结兵力转攻南路。第二年3月,又先后收复达板城和托克逊城。不久,左宗棠军又收复吐鲁番。阿古柏在此时猝死!同年八月,大军从正道向西挺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接着收复西四城: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至此,这场由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之乱乃告平息。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原文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指左宗棠,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又称“左宗棠收复新疆” ,是晚清钦差大臣左宗棠统帅清军,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

1865年(同治四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后建立“哲德沙尔汗国”,盘踞新疆大部。

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复侵占新疆伊犁。经过海防塞防之争后,1875年(光绪元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提出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等方针,进行了充分准备。

1876年(光绪二年)4月,清军在肃州(今酒泉)誓师,湘军将领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军进疆,不久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

1877年(光绪三年)4月,清军兵分三路进军南疆,半月之内连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南疆门户洞开,5月,阿古柏暴卒。

10月起,清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又趁敌内部变乱,挥兵急进西四城,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年1月2日(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清军收复和田,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

清军的胜利,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以清军兵威为后盾,曾纪泽于1881年(光绪七年)成功与沙俄议定《伊犁条约》,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甘肃新疆巡抚。

战争影响

1、政治意义: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清军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实力,成为清王朝通过谈判收回伊犁的一个因素; 战争的胜利,也为在新疆设立行省,打下了基础。

2、经济社会: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刘锦棠均重视新疆经济的重振,尤其重视水利、交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伴随着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的展开,以杨柳青镇人为代表的天津商人以"赶大营"(即随军赶路并从事商业活动)的形式来到新疆,后逐渐在新疆形成以迪化为中心的天津商帮,在促进新疆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kqvjn5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