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2022年惊蛰是哪一天

更新:2025-08-02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关于惊蛰节气的常见习俗

1.祭祀白虎

老百姓当中有传说,这个白虎是是非口舌之神,在惊蛰节气这一天会出来觅食,谁要是不小心碰上这个怪物,那就只能自认倒霉,这一年当中,你会受到小人的诬陷,无论做什么都不顺利,为了避免灾祸,大家都会在惊蛰这一天祭祀白虎。

2.打小人

惊蛰节气这一天,平地一声雷,春回大地万物苏醒,老鼠苍蝇等等全部苏醒了,开始四处乱窜寻找食物,所以人们就会在惊蛰这一天,用艾草来熏家中的每个角落,以驱赶这些蛇虫鼠蚁,时间长了,蛇虫鼠蚁就被看不惯的人或者小人代替了,自然就有了“打小人”这一习俗。

3.吃梨

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有惊蛰这一天吃梨的习惯,寓意远离害虫。春天气候比较干燥,吃梨可以生津止渴,滋阴清热,对于口舌干燥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爆炒黄豆

在一些地区,有惊蛰这一天爆炒黄豆的习俗,先将黄豆用盐水浸泡,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放在锅中爆炒,黄豆在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是害虫在锅里受煎熬时蹦跳的声音,寓意消灭害虫。

5.炒玉米

在广西的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惊蛰这一天吃炒玉米的习惯,其实人们把玉米当成 害虫,吃玉米就是吃害虫,寓意消灭害虫。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gw7l7r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