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落日残霞是元代诗人谁的作品
摘要:孤村落日残霞,意思是太阳逐渐从西边落下,已经落到西山了,而天空中的晚霞也逐渐消散。首二句以“孤村”领起,反映了秋天黄昏的寒冷寂静。以宜人的秋景...
孤村落日残霞,意思是太阳逐渐从西边落下,已经落到西山了,而天空中的晚霞也逐渐消散。首二句以“孤村”领起,反映了秋天黄昏的寒冷寂静。以宜人的秋景作为主旋律是比较恰当的,反映出远处宁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独。此外,轻烟漂浮在空中,几只乌鸦坐在摇摇欲坠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雁飞下来,飞过天空。其中,“一点飞鸿”给沉闷的静态形象带来了活力,然后诗人用蓝、绿、白、红、黄五种颜色,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从多层次到多侧面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天净沙·秋》是元代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这篇散曲用笔精深,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颇有词的意境。
文学赏析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作者简介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终身未仕,生于公元1226年,卒于公元1306年。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简称《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文学才华
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与关汉卿,王实甫(另一说为郑光祖),马致远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散曲儒雅端庄,与关汉卿同为由金入元的大戏曲家。在其作品中,著名的杂剧《梧桐雨》,内容讲述幽州节度使安禄山与杨贵妃私通,出任范阳节度使,与杨国忠不和,于是安禄山造反,明皇仓皇幸蜀。至马嵬驿时,大军不前,陈玄礼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只得命贵妃自缢于佛堂中。李隆基返长安后,一日梦中相见贵妃,后为梧桐雨声惊醒,追忆往事,不胜惆怅之至。此剧在历代评价甚高,清人李调元《雨村曲话》说:"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另有一部作品《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是白朴最出色的作品,与五大传奇之一的《拜月亭记》、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故事写唐代尚书裴行俭之子裴少俊奉父命由长安去洛阳买花,途中和李世杰女李千金隔墙以诗赠答。当晚私约后园,二人私奔到长安定居,育有一子一女。后为少俊父亲发现,强令少俊休妻回家。李千金回到洛阳,父母已亡故。少俊中进士后,正式与李千金完婚。
白朴的词流传至今一百余首,大多以咏物与应酬为主;其作品歌词典雅,属于文采派。杂剧有16种:《绝缨会》、《赶江江》、《东墙记》、《梁山伯》、《赚兰亭》、《银筝怨》、《斩白蛇》、《梧桐雨》、《幸月宫》、《崔护谒浆》、《钱塘梦》、《高祖归庄》、《凤皇船》、《墙头马上》、《流红叶》、《箭射双雕》。散曲有《天籁集摭遗》一卷,收其小令三十七首,套曲四套。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