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单招孩子是不是废了
摘要:单独招生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
单独招生
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引导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向优质高等院校合理分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决定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这种招生形式就叫做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
单招是一条正规学习的途径
很多家长及学生认为单招学校都是一些垃圾学校,根本不值得自己去在乎和了解,一心一意就奔着高考去努力,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如果对于那些成绩不是很好,思想上比较颓废的学生来说,单招考试就是这些学生们一条正规提前学习的途径。单招考试是国家承认的一个考试,也是正规的进入高考录取系统的一个考试,参加单招考试的考生被学校录取以后,享受的学习和生活的待遇和高考统招生一模一样,但是单招考试的难度和竞争性比高考要小很多,所以非常适合那些成绩不是很理想,分数不是很高,但是想提前学习一门技能的学生去报考。
特点
为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单独招生院校可单独或联合组织文化考试。单独招生院校生源范围主要应为其所在省区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也可试点招收部分中职毕业生;单独招生计划纳入各校国家核定的招生计划总数内,未完成的计划转入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时执行。
历史沿革
2007年教育部批准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共计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
2008年单独招生试点院校的范围扩大到8个省/自治区共计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新增河北、辽宁、四川、新疆等省/自治区进行试点。
2019年名称的改变
2019年,全国高职单招招生随着高考的改革名称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部分地区都采用高职分类考试作为高职单招的新的名称,例如,安徽省高职分类考试,贵州省高职分类考试,江苏省高职分类考试等;部分地区仍然沿用原来的名称,例如,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等;其他一些地区名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天津市采用春季高考的名称。以上虽然名称上面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是大部分老师仍然一直沿用“单招”这个名称。
2020年考试的变化
2020年,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展开,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也开始采用新高考模式,而新高考模式对于单招考试来说最大的变化无非是考试模式的改变。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高职单招考试考试模式的历程:第一种,部分省份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当时一般采用高校自己组织考试或者几个类似高校进行联合考试的模式;第二种,部分省份采用全省联考的考试模式。最新的高考改革重点对高职分类考试进行了改革,考试一般采用普通高中学生采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部分学科或者全部学科的成绩折算分进行计入笔试(部分省市除外,例如重庆市);中职生采用“文化素质考试+职业倾向性测试”的成绩作为高职分类考试录取依据。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