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是不是修辞手法
摘要: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 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在文学表达中会出现夸张?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特别是在单方面讲述过程中,如果字字如常地刻画生活,很快就会陷入枯燥无味,让人昏昏入睡,哪怕是胡扯海聊的说书人,都需要惊堂木来敲醒下面的听众。
文学是语言的文学,书面的东西更加忌讳简单枯燥。文学创作者如何来调动读者的兴趣?就需要大量夸张的修饰语言来激活读者的心,让读者真正体会到文学高于生活(夸张),又来源于生活(不失真),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但是有个预设条件。你得让读者明白,咱说的是夸大了,因为你看的就是虚构的东西。比如咱们看西游记,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咱都觉得正常。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神魔小说。张无忌一个筋斗翻出十丈,也没多少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武侠小说。不过要是007一个筋斗翻出十米远,大家就会觉得夸张了,因为现代人小说中人物要符合生理机能。如果是记录文学,一个人物翻个筋斗能翻出多远?那就得实测了。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