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苏麟写了多少诗

更新:2025-07-23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一生只写1首诗,全诗只有2句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诗表面上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只要是靠近水边的楼台,总是能够先被月光照到;而...

一生只写1首诗,全诗只有2句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这句诗表面上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只要是靠近水边的楼台,总是能够先被月光照到;而偏向太阳的花木,也总是能够先体会春光。

诗词典故

北宋时期,想要当个大官并不容易,不是考试考得好便能如愿,关键是要得有在职高官的举荐,苏麟想要当大官,自然也得走这条路,他找的高官是谁呢?是范仲淹。

范仲淹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好领导,不少官员都想着在范仲淹手下为官,毕竟有时候有个好领导,会直接让自己少奋斗数十年,而这些官员亲近范仲淹,也是想着靠着范仲淹的职位,得以让自己的升迁之路更加顺畅。

人物简介

苏麟(969~1052前后),宋杭州属县巡检。见[宋]俞文豹《清夜录》[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近水楼台: 此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对部下很宽厚,常举荐随员做官。据说,他在浙江做官时,部下都经他举荐当了官。只有一位叫苏麟的人,因外出办事不在跟前,未被范仲淹举荐。於是,苏麟作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范仲淹何等聪明,看到他的诗后,明白了他的意思,因此,写了封推荐信,使苏麟得到升迁。此诗以后成为人尽皆知的成语,用以讥讽藉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信捞取好处的人。

相关掌故

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两句传世。这两句诗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对他都很崇敬。惟有苏麟,因为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杭州城里,所以没有得到什么照顾。有一次,苏麟因事到杭州来见范仲淹,顺便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看了,心中会意,便征询他的意见和希望,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来,人们就把“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作为人事关系接近因而易于获得方便的意思,或简作“近水楼台”四字。至于苏麟当时写的全诗,似乎并没有留传下来。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

好的,那么这就是给大家分享的苏麟写了多少诗,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解决你的疑惑!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g914no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