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摘要:桂林理工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桂工”,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
桂林理工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桂工”,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百校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创始成员,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之一,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学校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开始本科层次教育;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1998年,学校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2000年与2004年,原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09年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设有二级教学单位19个,本科专业75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7月,承担省级教育科研、教学改革项目300多项,主编、出版教材100多本,其中获国家级奖3本、省部级奖21本,有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10本教材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其中“973”前期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50余项, 2013年科研总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该校在1987年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实现了广西在此奖项的突破。近年来,获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科技奖励51项。获专利授权370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广西第二所知识产权工作试点高校,连续7年被评为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广西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学术资源
图书资源
截止2019年7月,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有纸本藏书160多万册,电子图书200多万册,初步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以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为特色,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数理应用、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文社科、艺术、英语和日语等多学科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订购了Web of Science(SCI、SSCI)、Elsevier、IEEE、Wiley、Springer、Emerald、ACS、ASCE、EBSCO、中国知网总库(CNK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中外文大型数据库。
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 (又名桂林市地质博物馆)
拥有广西区内唯一一个集专业教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地质博物馆,由桂林市政府和桂林理工大学共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学术刊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2008年均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被确定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