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京杭大运河挖了多少年

更新:2025-08-23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三国时期,曹操北征袁绍,为了方面粮食运输,又在黄河下游地区开凿了白沟。白沟成为了永济渠的基础。到了隋朝,为了沟通南北经济,巩固洛阳的经济地位,隋炀帝决定开通涿郡(北京)——洛阳——杭州的大运河。其中从洛阳到涿郡为永济渠,永济渠延长和扩宽了白沟,利用和疏通了沁河河道,连接了海河和黄河流域。

公元605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通济渠。通济渠将鸿沟延长,连接着淮安和开封两大城市,全长650公里。由于淮河到长江已经有邗沟连接,因此在通济渠修通后,隋炀帝便坐着龙船南下江都。

610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了江南运河,连接了镇江和杭州。至此,全长2700公里的大运河已经全线开通。

1194年,黄河爆发,所以淮河经常被洪水淹没。后来,淮河从河南流入长江,汴渠失去了它的作用。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时期,大运河的建设进入了低谷。根本原因是北方的沦陷和因为战争原因,大运河的建设基本上停滞不前,甚至因为战争而遭受严重破坏。

于是,黄河经常改道,引淮入海,甚至经大运河进入长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元朝时,浙东运河并不比南宋好,但它仍然是一条航道之一。明清时期,朝廷非常重视运河,特别设立了水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建国后,部分古老的大运河也开始恢复和扩建。

1959年以后,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实施,重点是徐州运河向长江的扩建。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一渠道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这条运河刚开凿时就开战了。后来,它成为南北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手段。现在有了新的需求,特别是南水北调。

如今,运河已成为北方人民的生命线,惠及数亿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如果没有这条渠道,南北之间的发展鸿沟将变得越来越大,不仅经济问题,而且国家也可能在没有这条渠道的情况下分崩离析。

实际上,隋炀帝做了一件好事,如果他不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去开通运河,他将受到成千上万百姓的尊敬。事实上,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项全国性的电力工程建造起来,肯定有所代价。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9xv3z2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