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
摘要: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林则徐的影...
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林则徐的影响下,后来产生出一批研究世界地理的学者。此书实为开风气之先的创举;而作者林则徐也被后人称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也因此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的影响
谈及影响近代中国人的译著,就不能不提及林则徐主译的《四洲志》。《四洲志》提供了中国人早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主要资料来源。陈胜粦认为该书“具有开创新风气的划时代意义”。然而关于林则徐以怎样的形式来编译《四洲志》,《四洲志》有着怎样的特色,其原本及其编译者的情况,《四洲志》的流传方式等,前人虽已有若干讨论,但至于《四洲志》究竟是以怎样的形式介绍世界,各家陈述不同,或以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著名的世界史地译作”;或以为林则徐编译《四洲志》,“从史学的角度看,也未形成自己的理论方法或体例”。作为一本译著,有关《四洲志》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处在《海国图志》的“阴霾”下,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仍留有很多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讨论。特别是该书作为近代中国编译出的第一部汉文西方百科全书,所产生的学术影响,至今无人提及。笔者拟以此为题,陈述若干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正于方家。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