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课时划分
摘要: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本上有关资料,了解背景、作者、表及题解 2熟读课文, 积累生字词,熟悉课文大意 3学习1、2两段:翻译并理解字句,指导朗...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本上有关资料,了解背景、作者、表及题解
2熟读课文, 积累生字词,熟悉课文大意
3学习1、2两段:翻译并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分析
重难点:
1 重点:熟读课文,识记文学常识
2 难点: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出师表》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边读边说)
一读一说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学生独立完成《语文助学》175页“预习积累”1
2 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富有感情。
一说:检查预习:要求一名学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学生独立完成《语文助学》175页“预习积累”2;第二名学生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第三名学生简介诸葛亮 。
二读二说课文:指导划分层次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2)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3)追忆往事
第三部分(4)分清责任
三读三说课文:学习1、2两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
2.提问四人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完成《语文助学》176页“感知探究”1------2题
(1)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
(2)作者提出哪几条建议?最重要的是哪条?为什么?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亲贤远佞)
4.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三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