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电中性原理是什么

更新:2025-08-09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电中性是指可以指溶液中电解质正负离子平衡,整体溶液向外不表现带电的属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东西不带电。那么电中性原理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

电中性是指可以指溶液中电解质正负离子平衡,整体溶液向外不表现带电的属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东西不带电。那么电中性原理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电中性

1、当原子失去的电子会与别的粒子结合,产生相应的负离子,单独的离子是不存在的。

2、对于一个物体,它失去的电子同样会附着在其他物体上(可以接地),故从整体上说电中性必须维持。正、负电荷的空间分离将产生电场,在两个物体间形成电位梯度。

3、设真空中有半径为1厘米的圆球,当它失去了10×10^-10摩尔电子时,可根据静电学算出其电势(对地)为0.95×107伏,即约10兆伏,这是一般场合所不易实现的。该物体所损失的电子(即电中性的破坏程度)却是用任何化学方法所无法检测的。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9x0gyy9.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