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人生经历概括
摘要:薛宝钗人生经历概括薛宝钗,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
薛宝钗人生经历概括
薛宝钗,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寓意金玉良缘。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
这位大观园中“艳冠群芳”的大美女,天资聪慧,富有文化传统的家庭教养,更造就了她深厚、广博的文化修养。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其造诣之深,皆为宝黛及众姐妹所不及。曹雪芹本人的不少精辟的艺术见解,都是通过她的口来表述的。
人物生平
家庭出身
薛宝钗(宝玉的姨姊)出生在金陵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这薛家乃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共八房分。在“护官符”上,薛家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形容其有百万家资,巨富无比。
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又有一大两岁的兄长,名为薛蟠(宝玉的姨兄)。当日有她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乃至其才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那薛家虽本是书香继世之家,自薛父死后,薛姨妈怜薛蟠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以致老大无成。薛蟠赖祖父之旧情分,在户部挂名行商,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其余一切经济事务一切不管,仍由管家仆人等操办之。宝钗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她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薛宝钗随母亲、兄长一起进京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是探访亲友;三是自薛姨父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需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
薛宝钗的舅父,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新近提升了九省统治。宝钗的姨父,贾政在京都任工部员外郎。
热毒冷香
宝钗生的病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即作为仙人的思凡之心——脂批说“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以及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冷香丸的配方中,春、夏、秋、冬四季合起来就是“炎凉”二字。蜂蜜、白糖味甘,黄柏性苦,合起来就是“甘苦”二字。“白”者,纯色也。“蕊”者,花之精髓也。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分别象征了高贵、淡雅、娇艳、坚贞四种品性。所以整个一副“冷香丸”就是象征宝钗“知著甘苦,历尽炎凉,虽别离亦能自安”的坚贞不屈的精神。脂批说冷香丸的药引是仙界诸仙人合力制作,不是吃人间烟火之人能享用的。
宝钗入都
薛宝钗和母亲,兄长一起进京备选才人、赞善之职。薛蟠为了躲避甄英莲的官司带宝钗和妈妈去了金陵,薛家在京中原本是有房宅的,怎奈贾母王夫人热情挽留,于是薛宝钗和母兄便以姨娘亲的身份,客居在荣国府的梨香院,与金陵十二钗其他女孩们生活在一起,后元妃省亲,遵照旨意,入住大观园中一处叫蘅芜苑的住所。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针黹,倒也十分相安。
身为名家世宦之女的宝钗,自小读书识字,亦“杂学旁收”,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
宝黛钗初会
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贾宝玉。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薛宝钗在家养病,贾宝玉送贾母回家后转去薛宝钗闺房探望。两人探讨了彼此身上所佩戴的物件。薛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笑道宝二爷宝玉上的字和姑娘的正好是一对:宝钗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姻缘。
宝钗扑蝶
四月二十六这天,薛宝钗在滴翠亭附近赏春扑蝶的场景,表现了宝钗活泼的性格,不料走到滴翠亭边,无意中听到小红、坠儿的谈话,于是宝钗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巧妙脱身。
小惠全大体
宝钗照顾弱者的感受。她出色的管理方法“无为而治”把大观园治理得井井有条;她出钱出物为史湘云设东摆螃蟹宴,解决了湘云贫寒、势单却要请客的困难;她照顾命运坎坷的香菱,使香菱免受欺负;她暗中帮助家境贫寒的岫烟,一针一线地为她着想;连猜忌她的林黛玉她都用心教导,使黛玉都不禁对她“心下暗服”。
抽花签
众钗夜宴抽花签,宝钗抽到的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则抽到芙蓉花签,上有“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显示了钗黛二者命运同悲(杯)。同时此回李纨说黛玉是“不得贵婿反挨打”隐含了黛玉以后命运。 。“不得贵婿反挨打”似隐含了八十回后黛玉未嫁给宝玉,并因拒绝皇家和亲或指婚而挨打的命运,对此芦哲峰发出”难道黛玉的命运真的会凄凉于斯吗,我尚如此不忍”的感叹。
宝钗出闺
大轿从大门进来,家里细乐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进来,倒也新鲜雅致。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宝玉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蒙着盖头。傧相喝礼,拜了天地。请出贾母受了四拜,后请贾政夫妇等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
那新人坐了帐,就要揭盖头的。凤姐早已防备,请了贾母王夫人等进去照应。宝玉此时到底有些傻气,便走到新人跟前说道:“妹妹,身上好了?好些天不见了。盖着这劳什子做什么?”欲待要揭去,反把贾母急出一身冷汗来。宝玉又转念一想道:“林妹妹是爱生气的,不可造次了。”又歇了一歇,仍是按捺不住,只得上前,揭了盖头。喜娘接去,雪雁走开,莺儿上来伺候。宝玉睁眼一看,好像是宝钗。心中不信,自己一手持灯,一手擦眼一看,可不是宝钗么!只见她盛妆艳服,丰肩软体,鬟低鬓軃,眼瞤息微,论雅淡似荷粉露垂,看娇羞真是杏花烟润了。 (程高本续)
独守空闺
由于宝钗贤淑明达,博得贾母与王夫人的欢心,终与宝玉结成“金玉良缘”。然贾宝玉婚后不久出家,她成为一个年轻的孀妇。
薛宝钗的人物情节分析:
薛宝钗崇尚极简的生活品味。我们看薛宝钗平时的生活,不但房间雪洞一般,本人还不爱花,不爱粉,为人更是冲淡平和,不以外物左右自己。
薛宝钗的住处被提及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大观园试才提对额的时候。贾政看到蘅芜苑就点评这里无味的狠。而无味也是薛宝钗给人的第一感觉。可是一旦走入蘅芜苑就会发现在朴实的外表下,里面别有洞天,暗藏锦绣。蘅芜苑也正像薛宝钗的为人一样,不了解的人都会觉得无趣,只有了解了才会知道她的好,她心中一样深藏丘壑!贾政就立马改变自己的看法,由无味变成有趣!
第二次被提及就是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所见到的薛宝钗房间。
进了蘅芜苑院,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这是曹雪芹极高明的写法。之前贾政先看院子外说无味,进到院子里又说有趣,这一次贾母带众人进到房中,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就让人诧异,薛宝钗到底是什么样?我认为通过不同的视角曹雪芹通过两次蘅芜苑描写暗藏了薛宝钗的一生。
贾政看到的是薛宝钗的外表,不施粉黛觉得无趣,到了院中看到里边藤蔓环绕,异草芬芳,很多贾政都不认得,只有宝玉识得,显然暗示贾宝玉真心欣赏薛宝钗,也是宝钗知己。贾政看到的是宝钗前半生!
贾母到来的时候从贾政的春季到了深秋,院中藤蔓已经结子,贾母等人进入宝钗的房间看到的就是薛宝钗的后半生!宝钗嫁给贾宝玉,贾宝玉不久离家出走,薛宝钗的下半生暗淡,孤寂,可不就只能一领青纱帐子,两部书,一只土定瓶数支菊花?
《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所有的线索都打磨的无比圆润,所有线索都连接在一起。我们如果只看到贾母眼中雪洞一般的房间,忘了贾政眼中之前的无味,之后的有趣,就看不全薛宝钗的一生!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