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改恭州改为重庆
摘要:重庆,一座满城飘着火锅香味的城市,古名称“巴”。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变迁。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
重庆,一座满城飘着火锅香味的城市,古名称“巴”。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变迁。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
北宋崇宁元年(1102),渝州(今重庆)改名为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登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
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
恭州
重庆古称,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今重庆主城附近,标注为“恭”,治巴县,北宋崇宁元年,因国子博士南平(现綦江)僚人赵谂被人告发“谋反”,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遂改为“恭州”,取恭顺之义。
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重庆
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
旅游资源丰富,有洪崖洞、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等景观。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文字记载的3000余年中 ,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 ;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风景名胜
重庆拥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2个(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重庆金佛山喀斯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4个,国家地质公园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262个A级景区,其中: 5A级10个, 4A级121个, 3A级81个, 2A级49个, 1A级1个。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