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是几本院校
摘要:河北地质大学(Hebei GEO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
河北地质大学(Hebei GEO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建于1953年,由李四光、何长工选址塞外古城宣化市(现为张家口市宣化区)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1955年更名为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1970年更名为河北省宣化地质学校;1971年更名为河北地质学院;1985年6月,从宣化迁至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办学;1996年5月,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2016年3月,定名为河北地质大学。2016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988人,其中,49.9%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省级教学名师等80人。学校先后引进了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季强等一批杰出人才。学校另聘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87人,其中院士14人。
研究成果
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学校本科学生完成科研项目59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580余篇。
2013年,科研立项2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项;到位科研经费3226.6万元,其中地质调查项目到位经费1162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6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5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5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材料研究所“铁铬共参杂纳米二氧化钛/沸石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法”获得国家专利发明授权。
2011年3月至2016年4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2项,省部级项目617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3项,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理论重大突破”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学校教师张振利、田立富、方勇勇、吴新国、董守杰等承担该项目的重要子课题《西藏1:25万萨嘎县幅、桑桑区幅、吉隆县幅(国内部分)区域地质调查》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0余篇,被SCI、EI、CPCI收录250篇;出版学术著作110部;获国家专利授权90余项。
近年来,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2017年季强教授团队在同一期《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篇高水平学术论文,2018年季强教授团队在我国首次发现海德堡人类型化石,2021年6月季强教授关于这件古人类头骨研究的文章在《cell》出版社旗下的《the innovation》杂志发表,并正式将该古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人属的新人种:龙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此重大研究成果予以广泛报道。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