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是多少岁
摘要:指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垂髫:亦作“垂龆”。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
指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
垂髫:亦作“垂龆”。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
[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
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
古代男孩拾伍嵗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束发一般15岁,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其他关于年岁的名称
1、孩提: 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
2、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3、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4、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 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
5、及笄:女子十五岁。(女子拾伍岁行笄礼,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古代代表年龄的词语
在20岁之前,古代人都会通过一些词语来代替年纪,比如不满周岁叫襁褓,2-3岁叫孩提(所以大家写东西的时候,小时候的事不要说孩提时代,因为2-3岁你根本不记事),3-8岁叫垂髫,10岁以下叫黄口(比如黄口小儿),13-15岁叫舞勺之年,15-20岁叫舞象之年。
还有就是专门形容女子的词语,比如女子12岁叫金钗之年,女子13岁叫豆蔻之年,女子15岁叫及笄之年,女子16岁叫破瓜年华,女子20岁叫桃李年华,女子24岁叫花信年华,24-30岁叫半老徐娘。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