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
摘要:有志者事竟成的具体事例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
有志者事竟成的具体事例
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马云坚持不懈学习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岳飞学艺术
民族英雄岳飞生于乱世。他从小就很穷。在邻居们的支持下,他拜谒了陕西名师周通,学习了武术。在这期间,他目睹了山河断流,人民流离失所。他萌生了学艺报国的雄心,克服了自大和自满。在名师周彤的悉心指导下,他最终成了岳家劫匪,并带领王贵、唐贤等伙伴加入到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徐霞客的天下野心
一天,一件奇怪的事发生在河边。许多人在钓鱼寻找石狮,但他们找不到。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孩子说,只要你往上游走,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被找到了,大家都称赞这个聪明的孩子。原来,他就是徐霞客,长大后成为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王献之七八岁时开始和父亲学书法,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便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王羲之指着院内的大缸说:“你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于是王献之苦苦练了五年,一天拿着自己写的字去给父亲看,王羲之在他写的“大”字上加了一点,成了“太”字,献之将字拿给母亲看,母亲说:“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看到,母亲说的正是父亲加的那一点,满脸羞愧,自感写字功底差远了,从此再不想捷径,每日刻苦练习,终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书法家。
茅以升立志建桥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就是他设计的。茅以升十一岁那年的端阳节,南京秦淮河上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船比赛。
他和小伙伴约好,一块儿到河畔看个痛快。但不巧得很,头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里。端阳节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儿却飞向了秦淮河。他多么羡慕自己的小伙伴啊!
晚上,小伙伴回来了,一个个无精打采,眼泪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问才明白,原先秦淮河上出了事。由于看龙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桥的古老拱侨给挤塌了,许多人掉到河里淹死了。
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我长大了必须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最结实的桥!”
从此,茅以升的头脑几乎被桥占据了。他出门只要见到桥,总要上上下下看个仔细;读书读到有关桥的资料,就立即将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种桥的图画、照片,更是数不胜数。因为这个,他还得了个“小桥迷”的绰号呢!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