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和平饭店和杜月笙的关系是什么

更新:2025-05-15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和平饭店位于上海的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属于是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原名叫“沙逊大厦”,他的老板就是上海众多犹太商人中的...

和平饭店位于上海的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属于是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原名叫“沙逊大厦”,他的老板就是上海众多犹太商人中的佼佼者——沙逊。已经在上海外滩金融街上屹立了80多个年头的和平饭店至今仍是外滩的天际线。

从建成之初就开始接待各国社会名流,在三四十年代,蒋介石、宋美龄在这举行订婚典礼,鲁迅在这会见英国马兰爵士,卓别林也在这入住过。和平饭店见证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却没有被历史埋没,反而到现在更胜一筹。被接纳为“世界一流酒店”组织成员。

和平饭店和杜月笙没有关系,和平饭店是犹太人在1929年买下的。杜月笙是当时上海的大亨,他是从一个水果的小贩,成长为黑社会的老大,也是从一个无名之辈成长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地位超群的生意人。

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人,中国近代上海青帮头目。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贡献影响

民族方面

杜月笙自始至终都热心支持中国人的斗争,并提出了六大主张:释放被捕学生;抚恤;道歉;取消印刷附律;取消码头捐;收回会审公廨(即收回司法权)。在抗战中,杜月笙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曾设立了很多医院。同时还投身教育,创设许多学校,如上海大公职业学校(江苏科技大学前身)等,向学校捐款。特别是他任副会长时正值抗战前后,于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抗战开始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仅月余时间,杜月笙主持的筹募会就筹集到救国捐款150余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战。

1938年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室迁移香港,杜月笙亲自主持工作,并设立总办事处,以接受海外捐助的物资,并同时筹措救护事业的经费。1942年,杜月笙筹建了重庆医院,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时后方医院,受到舆论的称赞。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返回上海,督促上海复员工作,并协助恢复、加强了上海红十字会分会的组织。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91lp4ow.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